【百年旗山‧文化體驗】100年旗山文化商品創作工作營心得感想
從報名【報名百年旗山‧文化體驗】100年旗山文化商品創作工作營開始就很期待旗山是什麼樣
的地方呢?從台南初次來到了這個美麗的舊時校園,要在這裡住上3天2夜,但一踏上高雄也算是來到旗山的意外驚喜。
好喜歡這間學校旗山生活文化園區2樓上課,所在地是2000年獲指定為古蹟。(2011/03/20)
第一天生活文化園區2樓上課的學員
旗山鎮形象商圈促進會總幹事賴奕揚老師上課中
在上課中賴奕揚老師的講解才知道,鎮民多以務農為業,並盛產各類水果,香蕉為主要作物,素有
「香蕉王國」之稱,人們只要一提到旗山,就自然而然會聯想到一串串碩大黃澄澄又香又甜的香蕉
,令人不禁垂涎三尺!這3天會讓所有學員吃香蕉到吃飽,有吃到南蕉和北蕉2種;很Q非長好吃!!
旗山除了香蕉以外,還有樟腦、糖、沿街旗山鎮位於高雄縣轄區之中心地帶,三面群山環抱;南望
屏東平原,形勢險要。鎮內有孔廟、旗山尾等風景名勝據點,並有日據時代遺留的歷史古蹟文物,
如旗山糖廠、旗山碾米廠、旗山火在車站、武德殿…,還有仿巴克式街屋等等的出現,可透露出怎樣的意涵?旗山如何造就這些人物?我們將又如何帶給旗山什麼樣的文創商品和留下什麼給旗山呢?
從新的視角與態度深入瞭解旗山鎮文化與風采,從而呈現文化創意。細細追尋,這些層層浮出的問號,
在在吸引我們這些遠到而來的學員想要一探究竟。不過,現在就讓我們跟著老師分享和導覽志工的解說
踩著腳踏車,先從探訪旗山老街的歷史背景開始出發吧!(2011/03/20)
載香蕉的竹簍和腳踏車
旗山生活文化園區香蕉相關的商品開發---香蕉桌椅組
旗山生活文化園區那的展示(2011/03/20)
二樓是圓拱廊,線條簡潔,比例優美,廊道皆有幾何造型通風孔走近建築內,古樸木造的窗櫺、
推門已經非常少見了。廊道走底的木門就是我們3天要在此教室上課和創意激發的地方。(2011/03/20)
一旁的北棟教室建築造型優美,一樣是米黃色外觀,一樓為平拱廊;這裡有提供腳踏車租借一次50元喔!!非常優惠還有地圖和優惠券提供給租車的人。
簡介上說,這座日據時代的小學距今已有近90年歷史,本來叫做「旗山第一國民學校鼓山分校」,在日據時代可是日人才能讀的唷!(台灣人則是要讀隔壁的鼓山國小),前身是日治時期日人子弟就讀的皇家小學,有別於隔街台灣人子弟念的「旗山國小」。(2011/03/20)
小時候常使用的水壓機手動的是抽地下水
要這間也是旗山地區極具歷史及藝術價值的歷史建築物裡上課了。哈!無比的興奮呢!! 011/03/20)
旗山生活文化園區---柯坤佑總監的作品好棒喔!!
戴姐跟柯總監是20年的朋友所以送一個她當禮物。
(2011/03/20)旗山生活文化園區---柯坤佑總監上課了囉!
就從這棟這個美麗的日式貴族舊時校園開始去體驗旗山文化之旅;旗山生活文化園區所在地開始文化知識的傳承繼續在這裡默默地展開,我看到在地文史工作者與2011年03月20日居民的用心,惜福市集(2011/03/20)
看到在地文化的保存與紮根,也讓遊客們在這裡更深入地認識旗山小鎮。這是一種對歷史建物的尊敬,在來要移往下一處是腳踏車之旅。要出發了喔!!一定要先留下美麗的團體照,來笑一個喔!!
來一段小插曲第二天,生平第一次從台南去旗山香蕉園體驗參觀,本人和戴姐還被蕉農誤認為是日本人。呵!呵!司空見慣的在此重伸我們是正港台灣台南人啦!!我們身為中華民國台灣人為榮。
下一站來到旗山碾米廠這是我們樂園組非常喜歡的古蹟之一,為旗山鎮農會坐落於旗山舊火車站附近的老米倉,歷經歲月的洗禮,外觀雖已斑駁老舊散發古意,但倉內的碾米機,除馬達曾經更新修理外,其餘都保存完好且功能完整。
聽陳課長帶我們這些學員入內參觀和仔細導覽解說,內部運轉初期開始使用的碾米機具設備,除馬達曾經更新修理外,一直使用至今,是相當少見留存至今仍具實用功能的多層木造建築,也為當時的建築工藝與農業發展留下相當完好的見證,極具價值。
旗山碾米廠輸送管路木造的結構
(2011/03/20)
陳主任說碾米機具設備,除馬達曾經更新修理外,一直使用至今才經知名農政單位考究,是國內同期碾米設備中現在唯一還能夠運轉的機具,極具保存價值,也是民眾尋訪碾米歷史軌跡的活教材。
目前還在運作中的碾米機具設備內的結構,陳課長還說日本人還想要全部買回去日本喔!!
是相當少見留存至今仍具實用功能的多層木造建築
由陳主任帶領講解及郭小菁老師帶領學員《樂園組18位》
分兩批上去體驗,台灣檜木建造3層樓高的旗山碾米廠。進入此外觀跟內部差異極大的旗山碾米廠我們都覺得要爭取復它已往的風貌讓來的人可以去體驗參觀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但目前已經禁止入內參觀我們是因為要旗山文創商品做出貢獻,所以才特取我們學員進入有助創意的發想。
一行人來到此教堂卻不能進入參觀是此行的一大遺憾。
旗山鎮上的天主堂,全名為「聖若瑟天主教會」,建築形式仿歐洲許多聖堂的樣式,入口上方山牆裝點瑰麗,並有西班牙文雕刻的「神愛世人」字樣雖然建堂至今己50餘年,但陳設簡單清雅的內部與外觀的宏偉,整體仍給人寧靜詳和的感覺。
創建於西元1910年間,在70年代停駛,維多利亞式優雅外貌及哥德復古式八角斜頂尖塔的火車站,另人感覺十分優雅親切,這個火車站我非常的喜歡它建築物的風格,非長美麗像一為美麗的淑女一樣,跟一般全省的火車站不同的型式。
導覽志工說以前建造火車站的營造商都會在磚塊上留下自己的
公司名稱,在旗山車站後門的行人磚很特殊的磚頭
很有英國的份圍喔~
八角斜頂尖塔內部木造結構很棒的手法
哥德復古式八角斜頂尖塔外觀很像到了英國
八角斜頂尖塔的旗山車站
巴洛克式建築的旗山老街商圈牌樓
在這一條老街上走仔細聆聽導覽志工的說明
走到旗山老街商圈中最著名的就是其巴洛克街 、旗山石拱迴廊
走到旗山老街商圈中,最著名的就是其巴洛克街
旗山老街商圈—第一天就在老街上吃晚餐
老街的經典人物-吳萬順從清末以來就累積不少地產,日治初期除了經營糖、雜貨買賣外,事業又擴張不少。從牌樓上面的裝飾所代表的意義和歷史的淵源,看上面的姓氏就可以知道之前的擁有者了。
還有老街另外一個特別之處著石拱迴廊是石造而非磚造,約建於1910~1915年間,運用重量堆積原理,石拱迴廊的半圓部分,是藉由馬蹄形砂岩石層層相疊,最後利用中央的拱心石將整個拱圈串接起來,拱心石尤其特別大,為西洋文藝復興時代建築特有的建築工法。
這種牆壁工法含意是『子孫會出頭』
香蕉大王的老家很棒的窗戶
香蕉大王的老家
覺得旗山的這一段牌樓其實是很有可看性,整個牌樓的做工精細,保存也算完整很有時代的傳承感。
老街是歷史的縮影,也深藏著在地的情感。因此,旗山老街是一條兼有歷史年代及人文特色的街道。
只是當你站在大街上看到牌樓旁邊的招牌時,還是覺得很可惜,猜想之前一定曾經花了一番心力,將原本的招牌改成現在算是大小一致的招牌,還是覺得很多的招牌擋住了視線,另外也有一些看起來是就像旗山的武德殿一樣實在是整修的格格不入,可以用現代用語來形容就是『整型失敗』來形容了。
像是老街上某間飲料店,甚至掛了好大的的招牌,真的蠻想請他拿掉的。
整修後旗山的武德殿
這是參加由中國生產力公司(CPC)主辦的「旗山文創商品創作工作營」活動
3天2夜要住宿的地方主辦單為真的很用心
湖美茵民宿大門一偶,光看到這精緻招牌就可以想像要住在這裡真好
http://www.minsu.com.tw/076817828
依山泮水非長美麗又如詩如畫的好地方,這裡是濃的湖美茵民宿
進入美濃的湖美茵民宿內的第一眼房間走廊
2天要睡覺的美濃湖美茵民宿內的房間內部很乾淨舒適
還有無線網路,可以提供學員使用真貼心。
右轉進入美濃的湖美茵民宿的大廳、第一晚香蕉組的腦力激蕩的地方